我很愛吃Nasi Briyani,小時候我把這道食物叫做“黃薑飯”,後來才知道原來這道食物其實根本並沒放黃薑(有些版本以黃薑粉調色,但傳統食譜是沒用的),真正的黃薑飯該是來自印尼的Nasi Kunyit/ Kuning。
Nasi Briyani中的漂亮的黃橙色其實應該來自番紅花(Saffron),但因為這種香料價格比較貴,所以現在大部分的Mamak都改用色素來上色。我沒買到Saffron,也沒想要我的飯黃黃的,所以什麼都沒加,味道沒多大影響(我想我也沒吃過真正用Saffron準備的Nasi Briyani吧?)。
第一次看到食譜的時候我嚇了一跳,煮Nasi Briyani需要的材料好長一篇,又固執不想用調料包,還懶惰想放棄,沒想到走一趟小印度,在一間超商內就買齊了所有香料。買齊材料後,其實這道食物挺容易煮的。
傳統的Nasi Briyani是用Basmati(印度香米)烹煮,這種米米粒細長,外觀透明,帶有一股堅果般香氣;黏性低,口感鬆散、乾硬,所以Nasi Briyani的口感才會特別,換了其他米煮就不會是一樣的滋味。
我是根據Chef Wan的食譜,稍做改變:
材料:(來上上馬來文課)
- Cardamon 荳蔻 Buah Pelaga
- Cloves 丁香 Bunga Cengkih
- Star anise 八角 Bunga Lawang
- 洋蔥、小蔥、蒜頭、姜、香茅、班蘭葉、薄荷葉
- 葡萄乾、番茄、淡奶、鹽和Basmati米 (兩人份)
1. 先準備蔥頭油,把切片的小蔥頭和一大匙油放入鍋裡,從冷油開始拌炒,炒到稍微轉黃就可以連油一起倒進小碗備用,不用炒到完全熟,泡在油中它們會繼續自己煮自己。
2. 同一個鍋,把2-3顆荳蔻、3-4顆丁香、1顆八角放進油鍋裡炒,真正的食譜用了印度香油(Ghee),我家沒有,所以用了橄欖油+牛油,炒大約1分鐘。
3. 加入切碎洋蔥、1-2瓣蒜米、2-3片姜、一隻香茅切段、班蘭葉2片折起、幾片薄荷葉,再炒3-5分鐘。
4. 最後加入去皮切丁番茄2粒和葡萄乾,再炒10分鐘。 (其實我也沒炒,就蓋上蓋子讓它悶。)
5. 加入水和淡奶,分量是5:1 (五份水,1份淡奶),總液體的分量和平常煮飯一樣(大約一杯米兩杯水),再加少許鹽(也可以加雞精粉,但我沒加);煮滾後把米加下去,稍微攪拌,蓋上蓋子慢火煮(全部放進電飯鍋也行)。
6. 煮到表面水乾後,就關火但不開蓋子繼續悶,悶個10分鐘就可以打開,把步驟1準備的蔥頭油倒進鍋再輕輕攪拌均勻。
7. 如果你家有番紅花(或你要用色素),就把番紅花泡幾滴熱水,把泡出來的紅紅的水滴在飯中(散開來到處滴一點),再輕輕攪拌均勻即可。
很好吃,好吃到我家黑狗一直吵著要吃。
食譜來源:http://weekender.com.sg/w/chef-wans-recipe-nasi-beriani-gam/
Comments
Post a Comment